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史事追憶—七七事變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
文/陳忠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晚上,侵華日軍於河北省宛平縣盧溝橋,與我國駐防當地的國軍第二十九軍發生嚴重軍事衝突,此衝突衍生了我國對日本長達八年的全面抗戰。史稱「七七事變」或「盧溝橋事變」。
 中日兩國於「七七事變」後爆發全面戰爭,其中原委由來已久,非一朝一夕之故,所以本文從日本侵華緣由、事變前戰略態勢、國軍配置與事變經過、事變影響等四方面陳述。
 
日本侵華緣由
 日本於十九世紀中葉,明治天皇即位後力行維新,結束六百多年的幕府掌政時代,提高了天皇的威信,更由於視同國策的「脫亞入歐論」,認為應仿效西方文明發達國家的制度,學習新知,發展工商、軍事,即可在亞洲國家中首先邁入發達國家,躋身世界強國。
 日本明治維新後,資本主義日益昌盛,但島國資源有限,衍生了對外侵略的軍國主義思想。當時日本的擴張意圖,在海洋政策方面,是以南洋各地為目標,稱之為南進政策;在大陸政策方面,則是向中國大陸及西伯利亞擴張,稱為北進政策。
 北進方面,起因於日本由來已久的「征韓論」,並曾與我國清廷爭奪朝鮮,在朝鮮境內爆發戰爭,繼之清廷在甲午戰爭中,先敗於陸戰,再敗於海戰,終至將臺灣、澎湖等地割讓予日本。日本也由於「征韓論」的成功,發展出「征滿論」、「征服中國論」,再發展到「征服亞洲論」、「大東亞共榮圈」,貪婪之心使日本走向無底的深淵。
 
事變前戰略態勢—山雨欲來風滿樓
 「七七事變」前,日本向北侵略我國東北三省、熱河、冀東地區與察哈爾大部。當時日本陸軍的政治理念,主要來自皇道派與統制派,兩派都尊重天皇,但作為不同。
 皇道派受社會主義者北一輝的思想影響,主張在昭和天皇親政下,對日本進行國家改造,即以暴力革命,打倒日本國內的資本財閥;對當時扶植的滿州國,應協助其建設,而非由此向中國擴張,進而使滿州國成為對抗共產主義的堡壘,並應以當時蘇聯為國家首要敵人。
 統制派則主張建設國家總體戰體制,通過由上到下、合法的方式,進行國家改造;包括保持陸軍中央機構穩定與紀律的統制,消除陸軍內部的派系;推行南進論,除了以英、美為敵,並以戰爭解決「中國問題」,對蘇聯則締結互不侵犯條約。
 民國二十五年二月二十六日拂曉,日本皇道派青年軍官發動政變,由於未獲得天皇支持而失敗;自此日本陸軍以統制派為首,為確保日本在東亞大陸的統治地位,制定「總體戰略計畫」,並視為「國策基準」,謀我之心更甚以往。
 同年十二月,「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我國上下表現出一致擁護蔣委員長的凝聚力與向心力。日本軍方認為坐待我軍內鬥的時機不易生成,自此不僅增兵東北,抽調精銳部隊進駐平、津,更以密集軍事演習製造事端,挑釁駐防國軍,伺機挑起戰爭。
 民國二十六年四月,日本除再度增兵平、津,更以舉行各項軍事演習為藉口,頻繁進出該地區,六月開始,日軍在華北的侵略行動加劇,不僅演習頻繁,更密集於北平附近的宛平、豐臺一帶舉行,原因是豐臺與盧溝橋等地扼北平西南方咽喉,是北平對外的交通樞紐。日軍演習時,以假彈與實彈交互並用,中日情勢緊繃,擦槍走火引發衝突的機率大增。
 
國軍配置與事變經過
 當時平、津一帶駐軍是宋哲元所部第二十九軍,下轄四個師,分別是:馮治安的第三十七師,分布在北平、南苑、西苑、豐臺、保定一帶;張自忠的第三十八師,分布在天津、大沽、滄縣、廊房一帶;劉汝明的第一四三師,分布在張家口、張北縣、懷來縣、涿鹿縣及蔚縣一帶;趙登禹的第一三二師,分布在河北省南部大名、河間一帶,以如此兵力駐防華北的遼闊區域,兵力運用可謂捉襟見肘。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夜晚,北平宛平縣城西的日本豐台駐屯軍,於橫跨永定河的盧溝橋以北地區實施夜間演習,演習當下並以盧溝橋為想定攻擊目標。夜晚十一時,日軍自稱演習過程遭到中國軍隊射擊,造成一名日兵失蹤,日軍以此為藉口,向我宛平縣城提出入城搜查的要求,遭我宛平縣駐軍以「守土有責」嚴拒,當時宛平縣城駐軍是馮治安所部的一個團。
 事變當下,我政府雖有意採取外交斡旋,然而日軍有備而來,恣意製造事端,導引戰爭。次日清晨五時許,日軍在宛平縣城東面、東南面與西面展開包圍,欲強行進城未果,即砲轟宛平縣城,並掩護日軍步兵向宛平縣城攻擊。我守城第二一九團團長吉星文奉師長馮治安轉第二十九軍副軍長兼北平市市長秦德純指示,下令還擊。日軍在當天三次實施攻城戰鬥,均遭我軍擊退,我軍更與日軍在平漢鐵路陸橋與回龍廟的陣地爭奪戰鬥,短兵相接,血染白刃,揭開了八年抗戰序幕。
 事變初起,蔣委員長尚希冀在確保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下和平解決,以利國家進行各項建設,強化建軍備戰後再圖禦侮。然而日軍於攻擊我盧溝橋守軍、砲轟宛平縣城後,雖佯裝與我謀和,實則按既定計畫,出兵劍指平津。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二十八日,日軍攻克南苑,掌握北平。七月三十一日蔣委員長發表〈告抗戰全體將士書〉,除闡明抗戰到底的決心,並勉勵全體將士湔雪國恥,打敗日寇,共赴國難;自此抗戰勝敗,成為國家民族存亡絕續的關鍵。
 
事變影響
 七七事變前,日本對我恃強侵略;我政府因民國肇建,基於安內攘外政策,對日本刻意於我北伐之際製造濟南慘案,阻擾我軍事行動;侵吞東北、扶植滿州國;非法侵占熱河,扶持漢奸殷汝耕,成立「冀東防共自治政府」等情事,希藉國際聯盟介入調停,以便對日決戰緩延,爭取強化軍備時間,以期國家之統一,民族之再興。
 西安事變後,國共第二次合作共禦外侮態勢形成。七七事變爆發,雖然國軍建軍猶未完善,然國內禦侮之聲蜂起,國民政府難再忍辱姑息,加以日軍對我發動戰爭已箭在弦上,且從東北調動日軍增援平、津,戰事持續與擴大,「七七事變」遂演變形成為中日兩國的全面戰爭。
 民國三十年十二月,日本為獲取南洋等地資源,突襲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爆發太平洋戰爭。自此我國獨自抗日的戰爭,演變成為世界大戰的一環。也因美國參戰,我國與美、英等國同盟,更組成中國遠征軍,揮師緬北,解盟軍之圍,揚我軍威於異域,並在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迎來日本無條件投降,終結日本加諸於我國的百年屈辱。
 
(點閱次數:2756)